《嘉年华》是我今年所见两部最好的电影之一,另一部是张杨导演的《冈仁波齐》,都是克制制胜的电影。
《嘉年华》在这个时候上映,很应景,但相比现实新闻激起的声浪,它太微小了,甚至连新闻的关联性都没有多少。相比之下,同题材电影《熔炉》当初在韩国不仅引发全民高度关注,还影响到国会改变相关法律。我们不敢指望一部《嘉年华》能改变我们太多,但它的存在至少可以代表某种声音,打破了未成年人性侵问题的沉默与死寂。
影片采取双视角叙事,一面是旅馆打工妹旁观者小米,一面是六年级性侵受害人小文。影片对性侵案的发生并未着墨太多,仅仅借小米的旁观视角掠过,并暗示悲剧的发生,导演把更多篇幅刻画事后的多方反应。
从功利角度来看,《嘉年华》最大的问题在于它不够煽情,哪怕导演在受害人身上多着些苦难的笔墨,捣鼓一下观众的泪腺,也可能群情激奋,引发广泛围观。而导演文晏的与众不同正在于此,面对煽情和苦难消费的各种利好,她选择了克制而冷观的视角去研磨现实的种种。
事后两位受害人的学习生活依旧,她们并不知道贞操的意味,其中一位女孩没事人似的问另一位,什么是处女膜。尽管事件已满城风雨,还被家长打骂,但两位女孩的日常照旧,她们在巨大的水上游乐场探索未知世界,无邪地笑作一团,仿佛什么都没发生过。因为有一种悲哀,叫天真无邪,而有一种疼痛,叫后知后觉。
哪怕被奉为经典的《熔炉》,它在叙事上也有投观众所好的地方,比如对禽兽校长的刻画,尤其那张从厕所隔断上方露出的脸,堪称“禽兽表演教科书”。《嘉年华》反其道而行之,会长“干爹”始终没有露出正面形象,神秘且神通广大。影片甚至没有聚焦性侵事件本身,而是辐射相关事件周边,解剖悲剧发生的根源。
从外而内看,会长是其中一位家长主动帮孩子认的“干爹”,可谓引狼入室;从内而外看,小文的母亲连孩子整夜没回家都全然不觉,失职在前。事后家长的反应更让人心寒。小文妈妈除了一巴掌,并没有任何亡羊补牢的教育和疏导,她甚至归罪于小文那些“不三不四”的衣服,强行把女儿的长发给剪了。通过导演的镜头可知,这是一位把生活过得一团糟的离异妈妈,她对小文的冷暴力,不比禽兽会长的伤害来得小。而另外一位家长更具代表性,会长给个手机,承诺包揽孩子未来的学费,竟然就息事宁人了。
导演在性侵案的基础上,试图研磨更多。小米的存在,不仅是证据链上关键的一环,社会态度的一种,同时她自己也身处危险之中。不足十六岁的她,三年前逃离老家,颠沛十五个城市,宁可干着六百块一月的脏活累活,也不愿回家。我们不知她的过去,但莉莉姐的未来就摆在她的面前:用身体去讨生活,年纪轻轻就背负不能怀孕的风险,最后懊悔不及。小米其实和小文一样,都是失去监护和保护的弱势人群。
按理说,这是一部令人愤怒的电影,片中的禽兽会长、作伪证的医生、袒护恶人的某警察、明哲保身的酒店老板、小文不作为的母亲、两个软弱的家庭,无不令人愤怒。但单纯的愤怒毫无意义。如果家长自己都活得一团糟,不知如何保护孩子,社会不坚守公义,没有机制施以援手,弱势人群得不到保护,那么一切愤怒都是伪愤怒,妖邪势必大行其道。
《嘉年华》是一部极具现实意义的电影,它从伪愤怒中逃逸出来,冷静地剖析国民现状,深入研磨社会生活的病理。根据国家统计局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我国未成年人口占总人口24.1%,也就是说,至少有三亿多未成年人需要监护和保护,这还不包括小米这样的黑户。未成年人的保护任重而道远,不仅需要家长保持警惕,监护人防患于未然,同时也需要社会正义的声张,需要一整套未成年人性侵害的善后机制,将二次伤害降低到最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