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用音乐在线平台的市场有多大?大洋彼岸的Audiojungle销售额已经超7亿美元,国内100Audio(100audio.com)5年总收入近3亿。政策加持、资本进场、巨头入局商用音乐的新风口真的要来了。

我们不无惊讶地发现,从2015年“最严版权令”到腾讯音乐娱乐的成功上市,其实也不过3年多时间。与此同时,中国在全球录制音乐市场的排名也从2016年的第12位,上升到了2018年的第7位。而这一切都离不开政策和行业对于音乐版权的尊重和保护。国内商用音乐市场也受到资本青睐,以100Audio(100audio.com)为代表的垂直商用音乐授权平台均获得融资。

而就在7月23日,国内首个短视频MCN机构商用音乐侵权案的大规模曝光和讨论,也让短视频领域的音乐版权问题正式进入大众视野。当综艺、影视、游戏、广告等都开始重视音乐版权问题时,短视频作为商用音乐的重要场景必然也将纳入到监管视野。

换句话说,在经过所谓国内首个短视频MCN机构商用音乐侵权案后,整个市场对于音乐版权的认知度和规范化都会进一步提升,甚至就此撕开商用音乐的新风口,而长期深耕这一领域的玩家将迎来增长红利。

短视频侵权案背后,是沉默的大多数

在分析前,我们先来简单复盘一下侵权事件。

据悉,papitube旗下视频博主@Bigger研究所在广告短视频《维密后台,奥斯卡红毯必备,美白牙齿小技巧!》中未经授权使用了音乐人Lullatone于2011年发布的原创歌曲《Walking On the Sidewalk》,相关视频全平台总播放量超过2039万,转赞评数据总计超过25万。双方协商无果最终诉至公堂,papitube侵权一案于7月23日在北京互联网法院正式开庭,“papi酱侵权”当天迅速登上“微博热搜第一”,涉事博主@Bigger研究所于7月24日微博回应起诉,说明情况并承认了侵权行为,全网下架相关视频。

作为短视频领域的侵权案件,papitube此案具有足够的代表性。但就目前来看,视频领域的音乐侵权其实早在综艺、影视剧、广告片等领域也是频频发生。

比如,今年4月,《歌手》节目就因所使用的皇后乐队歌曲陷入版权风波,被索尼音乐旗下的词曲版权管理公司索雅版权在声明中严厉谴责;2016年12月,韩寒执导的影片《乘风破浪》预告片中使用的歌曲《在雨中》被词曲作者刘家昌指出侵权,并且标错作词人,遭受侵权质疑;2016年6月,知名音乐人小柯在微博上怒斥格力集团“董明珠自媒体”私自改编其歌曲《因为爱情》用于格力电饭煲的营销,并索赔500万元……

可以看到,除了“最严版权令”清理了音频流媒体领域的盗版问题,其他类似广告、电影、游戏和电视节目等商用音乐领域的版权问题,目前仍属于“个案维权、多数沉默”的状态。而音乐行业维权难的问题,我们在之前的文章中已经做过很多讨论,在此不做赘述。

在此,我们倒不如从另一个角度思考:除了维权,更需要且更紧迫的是如何避免侵权事件的发生。具体到商用音乐,就是一方面提高市场对于商用音乐的认知,规范授权;另一方面,需要借助互联网等新技术,提高授权效率,降低授权成本,双管齐下,逐步减少乃至杜绝侵权现象。

商用音乐的风口要来了?

在2015年国家版权局对音乐流媒体的版权进行规范后,近年来对于长期处于闷声发大财的短视频领域的整治也提上议程。

2018年,针对重点短视频平台企业在专项整治中的自查自纠情况和存在的突出版权问题,国家版权局在京约谈了抖音短视频快手等15家重点短视频平台企业。其中,抖音平台积极响应国家版权局与国家网信办、工信部、公安部等关于“剑网2018"专项行动号召,坚决打击侵犯版权行为,通过自查、用户举报等方式,共下架版权相关音频751个、视频5284个、重置用户资料81个,永久封禁严重侵权用户11203个,封禁轻微侵权用户(6个月)4140个。

今年4月26日,在2019中国网络版权保护与发展大会上,国家版权局、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安部四部门联合启动打击网络侵权盗版“剑网2019”专项行动,短视频作为网络重点领域之一,要求继续强化版权治理,持续改善网络版权环境。

除了政策层面的保障,短视频市场的下沉红利,也将进一步溢出到商用音乐领域。艾瑞咨询报告显示,2018年短视频营销市场规模达到187.9亿元,同比增长率高达732.8%,预计到2020年市场规模将超730亿元。据前瞻产业研究院数据显示,2017年MCN机构数量达到1700家,预计2019年短视频MCN市场规模将达到4700家。

据IFPI《2018全球音乐报告告》数据显示,来自广告、电影、游戏和电视节目中使用音乐的同步收入增长了9.6%,占全球录制音乐收入的2%,达到3.46亿美元。对比国内,《2018年中国音乐产业发展报告》数据显示,2017年我国影视剧、游戏、动漫音乐为代表的同步收入达 6.65 亿元,占整个中国音乐产业的比重仅为0.19%。

打个不恰当的比喻,即便短视频市场中只有2%分到商用音乐,2020年也将有14.6亿的新增市场。可以预见,随着商用音乐在短视频、长视频、硬件、公播、游戏等领域的规范化使用,其潜在市场价值必然被激活,风口自然也就来了。

有需求诞生,自然会催生出满足需求的市场玩家。据音乐先声了解,国外在2000年左右就诞生了一批成熟的商用音乐线上授权平台,比如Audiojungle、POND5、envato等;在国内市场,也出现了以100Audio(100audio.com)为代表的版权音乐电商平台,瞄准了商用音乐的B端市场,并根据自身优势向产业上下游拓展,在曲库检索、交易流程、授权方式等上也各有侧重。

据虎嗅网6月份的报道,网易云音乐对“华音悦听”核心团队后,紧锣密鼓开发的新业务线产品,也基本肯定是To B的版权经纪平台与商业授权方向。目前来看,商用音乐市场除了垂直音乐公司,也吸引了互联网巨头的入场,竞争一触即发。

而作为国内最早也是最大的音乐电商平台,成立于2014年的100Audio在这一市场已经深耕多年。目前曲库量在10万以上,且独家作品比例高达90%,年授权总数超过7万个,累计授权总数15W+,为阿里巴巴、网易、腾讯、新华社、华为、TCL等企业及机构提供正版商用音乐。今年以来,不仅为韩寒导演的贺岁喜剧电影《飞驰人生》、支付宝集五福活动提供了配乐,拼多多2019年央视春晚广告音乐也来自该平台。

针对商用音乐授权环节中存在的“信任成本高”“授权效率低”“潜在侵权风险”等痛点,100Audio都做了不同的应对解决方案,并建立了独特的行业壁垒。比如,授权前,100Audio除了通过独家产品控制原创性及明晰责任,每年投入数百万成本及人力,对音乐人工程文件进行审查,从根源上遏制盗版及乱授权。由此,公司也是国内唯一与制作人直接签约的授权平台。

授权后,为避免潜在的侵权风险,平台会给每首音乐都打上无法通过剪辑或者转格式及其他手段去除的数字水印追踪系统,超出范围则系统会自动发送提示邮件及短信,做到全自动化追踪。平台基于电商的管理模式,佣金系统公开透明,所有音乐权利人的佣金均通过系统自动、实时结算;一旦出售,音乐人可以立刻在后台看到出售项目、金额以及佣金率等信息,也因此养活了一大批音乐人。

来自乌克兰的独家音乐制作人Nazar自2016年起与100Audio合作后,将他的两千多首曲子独家授权100Audio出售。他的音乐作品被不少知名企业作为广告背景音乐,比如华为秋季旗舰新品发布会和网易游戏《战舰世界》的宣传片,去年他也成为了100Audio平台2018年度的总销量冠军,靠做音乐过上了体面的生活。

据了解,100Audio平台上的制作人人均月收入在1000美元,超过7000元人民币。而截止今年4月份,公司累计支付给音乐人的佣金达到19,804,800美元,折合人民币近1.4亿元。如若按照平均分成比例50%计算,其总收入已经超过2.8亿元。而在版权不规范的环境下,音乐产业领域的创业公司在5年做到这个收入规模,并非易事。

据相关人士透露,100Audio 从2018年已经开始盈利了。截止2018年末,平台的总收入实现高速增长,达到2017年一整年总收入的9倍。今年4月,100Audio也宣布完成首轮融资,融资额总额过千万,得到了资本市场的认可。

作为100market旗下的子平台,100Audio音乐版权库还具有更多市场优势。比如它可以和母公司旗下的100image图片版权库、100wa视频版权库形成业务协同,在商用音乐市场具备更强的竞争力,共同推进数字产品市场的正版化。

在政策、产业等利好趋势下,我们也确信,商用音乐的市场是真的要来了。

总结

相比传统商用音乐授权,以100Audio(100audio.com)为代表的线上音乐版权平台具备透明化、电商化、公平性等特性,简化了交易流程,大大提升了授权效率,同时也搭建了公开透明的交易环境,为版权商、个体音乐人提供了多元变现渠道,提升了交易中的话语权。

作为录制音乐产业中被长期忽视的细分市场,商用音乐本身具备广泛的应用场景,对于电影、电视、电台等传统媒介渠道来说都是必需品;而短视频、虚拟偶像、VR游戏、直播等影视、游戏、动漫与高科技的融合发展,也将为商用音乐带来更多想象空间。

对于身处其中的主要玩家而言,真正决定能否胜出的,或许不完全是资本力量,而在于摸到行业痛点,对症下药。换句话说,别等待当风口来临时,才想去做那只等待起飞的“猪”;只有真正解决了市场痛点,自然能平地而起,扶摇九万里。